臺灣電影預告
觀影狀態+前言:
- 看過原作漫畫一到三集
- 平手友梨奈粉絲
- 精神狀態佳
- 除了平手、北川景子和小栗旬以外其他演員都不認識
期待電影在臺灣上映很久啦,當週週末就去看了,因為疫情關係,電影院人很少,我看的這場甚至包場呢XD。希望疫情趕快穩定下來,恢復以往的樣子QQ
劇情
以響加入文藝部來描述響的異於常人(掰學長手指、反抗學姊、找學長打架等等),再透過和編輯的相遇發展小說相關的劇情,基本上以響的小說為中心,主軸明確,透過一連串的得獎和刁難帶出角色成長歷程。
品行偏差(以世俗觀點認為)的天才少女向扭曲壓抑的日本社會做出批判。
雖然世人對日本人的印象大多都是有禮貌和記律,在這美麗的外表下其實是更多的偽善和謊言,透過響的想說什麼就說什麼,不爽就飛踢的個性在虛偽的社會中做反差,讓社會受到一些衝擊和反思,當然使用暴力不對,但在不斷包裝的社會表象中,我們是不是漸漸忘記自己的初衷?只會開始迎合觀眾而創作,躲在同溫層中離不開,才會對別人反常、挑戰的行為作出反彈。
單純依靠喜愛的天才少女VS作家第二代VS有實力但總是被埋沒的落魄作家
此部花了很大的篇幅描寫作家生態,還有天分與努力對人的影響。大略分成三種:經歷不多只單純喜愛閱讀和寫作的天才少女響、寫作實力也不差但常因身分和外表被批評的作家第二代凜夏、被提名多次卻總是沒有曝光機會的落魄作家。使用側寫手法看出三人的差異,有些人一出道就可以拿新人獎,有些人出道或許沒有得獎卻因為身分可以獲得高度關注,有些人再怎麼努力連新書都是擺在邊邊,上了新聞也是被一兩句話帶過去。描述社會的現實面,書店的空間有限,最容易讓人看到的地方就要放最容易賣出去的書(有很多書店有排行榜專區也是這個概念)。然而,因為實力遭受質疑,就算大賣作家本人也不見得高興,就像凜夏,聽到自己的書大賣也只是露出苦笑,不知道到底是因為她的身分還是因為她的才能而有人看。
社會本來就不公平,有些人就是有他天生有的才能。凜夏曾和響吵架時說過,她不是和她一樣的天才而想放棄寫作,而響則是轉身離去。我覺得響的離去是對凜夏發言的一種抗議和尊重,想繼續寫或放棄都是個人的選擇,不應該由外人插手,但以響的角度來看,她是希望凜夏繼續寫下去的,而對她的選擇做出無聲的抗議。
我認為這三種人都有自己的長處與短處,就算是天才或作家二代,頂多在出道時有小轟動,要長期保持「天才」的頭銜和作品的質量還是需要努力,而且天才也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而偏離世人所能接受的價值觀。只要繼續寫、繼續創作下去,一定會有些人覺得他的作品有趣,不管那個人是不是天才。
透過響丟出提問:
劇本透過響提出許多問題:為何作家不繼續寫、沒看過為何妄下評論、天才和公眾人物為何需要被審視(界線為何)、人品與能力(創作)是否能分開看待等等。
能夠思考的問題很多,而這些都沒有正確答案,以我看到得來說,唯一的解答原則便是:「初衷」。
勿忘初衷,回想起當時為何創作。
響和其他作家不一樣的地方除了她是天才以外還有一點:她始終沒忘記自己為何創作。雖然他是一個描述天才的故事,但響隨著劇情推動的個性變化很明確,從一開始目中無人,一有不爽就飛踢使用暴力,到最後也學習控制自己的脾氣,只為了朋友動手。個性可以變圓滑,但面對創作時她始終抱持著喜愛文學的初衷,有沒有人看沒關係,有沒有辦法出版不要緊,重點是她寫出來了,她做出了無悔的決定。
面對其他失意的作家她也是以看似目中無人的高大態度點出「初衷」和「自我意識」的重要。自己寫不出好作品不能怪別人、寫了多年還是寫不出別人喜歡看的作品那就再努力,只要自己無悔,不違反自己當初創作的理念就可以。響最後對失意的小說家這樣說:「要死等我寫出傑作後再死,我現在可不知道自己寫了什麼傑作了。」因為抱持著這樣的信念,所以努力下去。如果已經達成自己的目的,那死也無憾,被金錢或他人價值觀綁架是最無意義的事。
這幾句話最我來說非常震撼,世界再怎麼變化,社會再怎麼難以適應,只要自己無悔、勿忘初衷,創作依然是讓人快樂的事。
與漫畫的差別
電影著重在友情和天才的描寫,少了和青梅竹馬男主打情罵俏的部分,個人覺得有點小可惜,我很喜歡看男女主角之間的互動的說。
在人物設定的部分,責編在電影中變得比較傻大姐的感覺,整體步調和電影我覺得是契合的。
導演手法
我很喜歡一開始以響的手寫稿鏡頭進入出版社的過程!以此作為intro充分引起好奇心也明確點出主題與該小說有關,和漫畫相比,文藝部和青梅竹馬等人都成了引子和陪襯,但在刪減與重新強調上掌握得不錯,只單純看電影不看原作也是很棒的作品。
以原作廚的觀點上來說,電影的步調偏慢,如果沒看過原作此步調和節奏應該鰻剛好的,鋪陳適當節奏也不會過慢。
在小說的部分,畢竟不可能真的讓觀眾看響的小說,所以使用側寫手法和數據營造氣氛,像各大作家閱讀後的反應和銷量等等,反而比直接亮出來更有說服力。
覺得小可惜的是支線小栗旬所飾演的落魄作家,雖說是要和響形成對比而加入的,但觀眾會看不太懂他是出來幹嘛的,畢竟前面都和主要主角群沒關係(可能還會以為他是最終大BOSS)。
演員
平手真的很會演,角色造型本來就和她本人很像,不屬於這世界的叛逆少女感掌握得非常好。
北川景子中規中矩,有些人說她偏浮誇,但大概也和這本來就是漫畫改編有關,和電影的步調是契合的。
最讓人驚豔的是演凜夏的演員(彩香威爾森 Ayaka Wilson),細微的表情變化掌握得很好,一開始單純的傻大姐、中途的不安和茫然,切換得不錯。只有和響吵架那邊莫名的小出戲,整體是非常讓人佩服的演技。
結論
如果有在創作,應該會看得很共鳴的作品。
現實社會很難維持自己的初衷(想要讓響的小說出版的責編、因為編輯的建議改掉自己故事情節的凜夏、持續寫作卻遲遲得不到曝光的作家),或許響的出現就是為了告訴他們別忘自己為何而創作,不管放棄或持續下去都是自己的選擇。
就算去掉迷妹濾鏡,這部依然是我非常推薦的作品,希望有在創作的人都能得到一些能量,創作出更好的作品。